info@dcwealth.com   

(852) 21579991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美国金融调查:中国家庭超50%在做“自杀式”资产配置!

作者:德萃财富集团 浏览: 发表时间:2021-08-06 11:41:19

为什么要做资产配置?最简单的理解其实就是分散风险,把鸡蛋放入不同的篮子里。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真正到实行的时候,却都扔进了垃圾桶里。

 

近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房产在总资产中占比高达69%,美国仅为36%

 

德萃小助手认为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这意味着一旦房价下跌,很多家庭将跌入财富消失的深渊中。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认为,与美国家庭的金融知识水平相比,中国家庭还处于初中生水平,而美国家庭则达到了大学生水平。

 

房产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具有投资和居住等多重属性,很多中国家庭把房产作为家庭重要资产配置。

 

可对于大众投资理财来讲,单一的资产配置,已经无法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从长远来看,约90%的投资收益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而老百姓对于金融类资产又缺乏了解和研究,一味只迷信房产的保值增值功能,相对美国家庭则更注重金融类资产的有效配置,能够更有效做到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在资产配置的时候,如何平衡收益和风险?


 

设立一个好的产品结构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不同的客户对风险、收益的要求不一致。像欧美的投资人他们看的投资期限不是三年五年,而是三十年、五十年。

 

但中国的投资人对流动性的需求较大,封闭期限对他来说一两年勉强可以接受,三年以上很多投资者就觉得太长了。

 

房子——一场财富狂欢

 

中国家庭迷恋买房增值并非没有任何根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北上广深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比2015年增长40%,二线城市增长16%,其他城市仅增长4%

 

CHFS数据显示,过去半年,城镇无房家庭新购住房的比例为4.9%,已有一套房再购房的家庭比例为5.3%,已有多套房再购房的家庭比例更高,为5.9%,其中,富裕家庭(总资产处于前20%)的买房比例高达8.1%

 

这一组数据正印证了房价上涨的真凶并非是刚需购房者,而是已有一套房甚至多套房的土豪们。

 


足以可见,财富随着房价的上涨发生了重新分配,由无房者家庭向有房者家庭转移,财富越来越集中到一批靠买房发家的人手中。

 

那么,呈现除房产外家庭财富负增长的窘境,除了投资人个人的原因,市场的责任又在哪里呢?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持续孕育新的机会,新的投资品种和理财产品陆续涌现,但在丰富投资渠道的同时,危机也随之而来。

 

危机在哪里?

 

全民押注房产的资产配置现状,至少有两个极其可怕的风险:

 

从整个社会层面而言,房产正在吸干其他经济体的血。

 

从过去的经验我们看到,很多人通过投机买房获得了大量财富。这种暴富经验正在形成示范效应,越来越多的资金进而继续涌入房地产领域。

 

这些资金如果不买房原本可以用来做什么?消费、投资实体、创业、配置金融资产等……这些都是可选途径。

 

但是随着预期会涨心理的膨胀,最终这些钱全部流入了房产,最终抑制了消费、投资实体、创业、配置金融资产……造成一业兴、百业衰的局面。

 

一旦这唯一的独苗也衰了,整个社会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大家看到为了降低风险,很多城市出台了限购限贷政策,把这些流进去的钱全部暂时死锁住,想进来的钱暂时也被踢了出去。整个交易进入速冻模式。

 


从个人层面而言,房产正在把投资者推向悬崖边。

 

很多人为什么迷信买房致富?因为预期一定会涨。为什么如此笃定?因为中国的房价有政府兜底,不可能跌。

 

几乎没有人做过调查研究,仅仅是看了几篇网络上的水文,或者仅仅只看到了北上广深这些年坚挺的房价,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事实上,泡沫最讲究逻辑,就如当年的温州和海南,在所有人都在预期会涨的心理作用下买房时,泡沫犹如一阵龙卷风,刮走了藏在房子里的那些钱。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教授认为:

 

在泡沫里面,预期决定了所有的事情。在这里面可怕的事情是,因为这个价格是人为推高的,而且是被预期上涨推高的,一旦不上涨,不会横盘,不是涨就是跌。

 

在低位下跌,风险相对比较可控,但如果是在高位很大幅度的下跌,风险是很大的。这不仅仅是购房者的风险,更大的风险在于银行体系或整个经济。

 

翻译一下这句话:相信房价会涨的同时,你必须意识到房价也是会跌的,这是经济规律使然,没有一丝半点的侥幸。

 

当房价下跌时,你准备好如何自救了吗?


 

事实上,当危机已然发生时想自救是十分困难的,但在危机来临之前自救还是来得及的。

 

对于把全部资产押注在房产里的家庭而言,要做的是,处理掉二三四线城市的某一套房子。

 

套现的钱完全可以用来投资金融资产,包括保险、股票、基金、固收类产品、信托等,按计划逐步建立海外美元资产。

 

这就好比把集中在一处的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散,通过不同金融产品的分摊风险,总体的资产配置风险得到了降低,从而整体的投资回报率更偏向稳定。

 

家庭资产该如何配置?

 

呼应主题,让我们来了解到底什么是家庭理财?如何制定科学的家庭资产配置?

  

根据家庭负债表和现金流对家庭的资产做最佳的合理配置,这就是家庭理财。

 

一个家庭的钱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那么最佳的合理的家庭资产配置必须要考虑,包括哪些资金用于进取型的投资,哪些作为保障性的配置,如何安排日常消费。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真正的资产是未来确定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它才能叫资产。而有的只是财产,是我们拥有它,但是我们还是在不断的付出,比如说我们的车子,自有住房,它是财产的范畴。资产分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而在国外金融资产应该大于实物资产,这样的资产结构才是优良的,因为金融资产变现很快。


 

我们可以参考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标准普尔曾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从而得到家庭资产象限图。它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不同作用的账户,专款专用,并按合理比例配置,从而确保资产得到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此图被公认为最合理稳健的家庭资产分配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它背后的逻辑,用来帮助家庭制定好规划,管理号家庭资产,并养成很好的习惯。

 

01

第一个是现金账户,也就是平时要花的钱.

留足3-6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建议占比家庭年收入的10%。如果讲究生活品质有奢侈品需求的话,也可以根据个人家庭需求进行调整配置。

 

02

第二个是杠杆账户,被称作保命的钱.

以小博大,解决家庭急用的大额支出收益与风险都较高,如社保、保障类商业保险。建议占比家庭年收入的20%

 

03

第三个是投资收益账户,被称作生钱的钱.

收益与风险都较高,比如实体、房产、股票、基金、投连保险等。建议占比家庭年收入的30%

 

04

第四个是保证长期投资收益账户,被称作保本保值得钱.

 

用以保证本金、保证收益、保证返还,如:债券、定期存款、分红保险。建议占比家庭年收入的40%

 

以上分账户规划家庭资产我们还可以根据重要和紧急性修改不同的配置比例。这个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给我们很好的参考价值。

 

 家庭财务规划中的“保险四大账户”


在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保险出现在3个账户中,分别有不同的作用。然而一个家庭不必要把所有金融资产配置到保险,而应配置在合理的范围内。所有的保险产品都是为了解决人生问题而准备的,如何正确做保障资产配置是家庭资产配置需要首先考虑,那么保险产品该如何配置?配置顺序和额度该如何分配?


 


01

第一个“保险账户”是人身风险保障账户。

身为家庭经济的承担者,要为自己建立符合自己生命价值的人身保障,把不确定的问题转变为确定的生活保障,这是生命的使命。所以首选要为家庭经济支柱配置,配置额度要达到他10年及以上的收入,才能满足该账户设置的初衷,让需要依靠我们生活的亲人获得安心的作用。

 

02

第二个“保险账户”是健康保险账户。

为了防止人们因病返贫的事件的发生,健康保险是唯一最有效的方法,它是用社会力量解决医疗费用的方法,让生病的人们不再遭遇资金的劫难。所以需要给家庭里每一个成员进行配置,配置额度建议参考为治疗费用外加5年康复费用和收入损失费用。家庭的健康保险账户是为自己和家人建立健康保险账户,让社会力量为我们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所以非常的重要。

 

03

第三大“保险账户”是养老金领取账户。

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建立专项养老金领取账户,确保老有所养,晚年生活无忧。建议30岁开始准备夫妻两人的这个专项账户,60岁以后每日生活所需及养老护理费用。财富是靠时间去衡量而不是数量,所以我们要准备的养老金是当我们不进行体力劳动的时候,我们的财富能维持生活品质的天数。

04

 第四大“保险账户”是长期投资理财账户。

为家庭的闲置资金建立长期投资理财账户,让闲置资金不断增值,家庭财富持续增长。此账户是一个平衡账户,用以满足孩子教育、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养老生活、子孙三代生活的富有。建议根据家庭成员的不同阶段配置不同的保险产品及额度,这个账户是财富自由的指标。作为中产家庭的资产配置结构,一定要将理财收入大于基本生活开销。

 

通过标普家庭家庭配置象限图的平衡理财四大账户了解科学的家庭资产配置,通过保险四大账户了解购买保险的对应作用和优先顺序。理财是一个长期行为,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这个是大家特别要记得和注意的。要想财富自由不能没有保险,它是风险来临时的救命稻草,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让我们财务四平八稳,达到家庭或个人财富的安全,生活快乐无忧。

 

TOP小贴士】

如果要保证生活品质不下降,未来需要多少钱?

 

金融学上有一个72法则,以1%的复利计息,72年后(72是约数,准确值是100ln2),本金翻倍。用作估计将投资倍增或减半所需的时间,从而反映出复利的结果。通俗的说就是以百分之一的复利来计算,72年以后本金就会变成原来的一倍,就是用七十二除以一,就是七十二年本金变一半。如果是百分之四的话,基本上是十八年,就是本金如果有百分之四的复利,十八年以后一百万变成两百万,两百万变成四百万,反过来就是缩水一半,十八年以后一百万变成五十万。算上通货膨胀的话我们就可以推算 ,如果现在需要一百万养老金,那十八年以后就需要两百万才能满足,以此类推了解保证养老时候的生活品质不下降的情况下所需的额度。



联系方式

图片展示

德萃财富(香港)

(852) 2115 9097

(852) 2117 1522

info@dcwealth.com

香港皇后大道中181号新纪元广场低座603室

德萃财富(杭州)

(86) 571 8970 5282

(86) 571 8970 5280

杭州市钱江新城丹桂街19号迪凯国际中心11层D室

德萃财富(宁波)

(86) 18805749323

宁波市江北区湾头路518号1872写字楼404室

图片展示

德萃财富微信公众号

未来的路很远,我们携手一起走

如有意者,请将简历投入pr@bccapital.com邮箱 , 欢迎您的加入

Copyright © 2023   德萃财富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88888888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